而在当下,“老龄社会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,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探讨的题目,尤其是在上海、东京这两座超大型国际都市,探讨这一题目的意义深远,又很现实。”周汉民说。
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伍素文广州报道
当前,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,产教融合型城市到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,一场跨越教育体系内外的产教融合改革正在进行。面对新一轮技术浪潮,职业教育服务科技成果转化,培养什么样的人、怎样培养需要的人、职业教育要做什么样的研究……许多紧迫的问题也在同步叩问。
日前,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”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。围绕“人才引领、技能支撑”主题,来自教育界、科技界等多位大咖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及时匹配产业需求升级产教融合,通过提升科研水平、加强不同类型高校间互动等,成为与会嘉宾的基本共识。
需要怎样的人?
新时代背景下,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,需要怎样的技能型人才?论坛上,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大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王序进院士在海内外长年从事微纳制造、芯片制造核心工艺、装备及器件的研发。作为该领域世界级顶尖专家,他在2019年创建了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,今年“加盟”深圳职业技术大学,成为该校特聘教授,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首位全职院士。
“一个国家的基础和国力很大程度上依靠制造业,而制造业一定要靠技能型人才来支撑。”王序进在论坛上表示,目前国产芯片制造在工艺、设备及材料上还有短板,需要大力加强工艺工程师、设备工程师、检测工程师等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。
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罗俊章表示,工业互联网是对人、机、物、系统的聚合,需要复合型人才,既要有相关信息技术知识,也要具备工业现场实践经验,同时工业互联网还需要有对内对外的网络协同,对人才知识面也有比较高要求,当前产业人才缺口比较大。
罗俊章介绍,近年来,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也做了相应的举措,包括指导全国多所职业院校开设工业互联网的专业,编写相关课程教材,组织师资培训,引导教师去企业进行实践,在地方上建设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的实践基地等。
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案例。总体来看,这批成果转化案例有100项,涵盖了制造业、农业、健康等领域,展现了技术和产业的紧密对接,展示了技能型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推动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具体来看,这些案例体现出聚焦制造业、支撑新兴产业等特点。其中,制造业相关案例76项,占比76%。此外,100项案例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案例62项,高端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案例较多,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、医疗装备、仪器仪表、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、先进材料等是案例学校所关注的重点领域。
从地域来看,广东的表现最为亮眼。作为产业大省,也是教育大省,广东目前共有165所高校,其中本科院校有72所,职业院校93所,职业教育体量、质量、产教融合等走在全国前列。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,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。
怎样培养需要的人?
科教融汇和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着力点。
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是教育部发布《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(试行)》实施以来,全国第一所以优质“双高”学校为基础设立的职业本科高校。自此至今,职业本科院校逐渐迎来设立潮。
职业本科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怎样的关系?如何推动后者?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许建领感悟颇深:“职业本科阶段,从人才培养方案到学校发展方向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,不仅产教融合要升级,还要注重提升科研。”
在他看来,技能型大学的发展路子开始改变,未来高质量发展要把提升科研作为突破方向,在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中,以学校自身的技术和成果去为企业增值服务,提高学校质量,与企业形成共赢共存的关系,职业教育发展才会越来越好。
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原校长卢坤建表示,技术转化的逻辑起点是产科教的有效融合,而这个融合的起点又是专业对于产业的匹配度。“如果说5年或10年后,当下的岗位被取代百分之七八十的话,从理论上讲意味着我们今年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专业要被迭代,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始终保持忧患意识。”
卢坤建介绍,为了应对此挑战,广轻大主要通过三点,一是教师必须到头部企业去,准确了解岗位变化的走向,及时调整课程知识;二是对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,通过革新人才培养方案,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的学生,实现高质量就业;三是在校内构建跨专业群的互动机制,成立产教科联合中心,让教师逐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之间融合的趋势,从而发现新专业产生的基础,打磨新专业。通过新型专业的构建和新型专业群的重构,来满足人才培养“岗位高端化、内容精准化”的目标。
在圆桌论坛的环节,多位高校专家学者还提到了当前科技创新成果转换的特点,希望增强不同类型高校间的互动。
“现在如果想要做科技成果转化,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快。”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长聘副教授韩宇星在圆桌论坛中提到,今天的科技创新时间窗口期非常短,一个技术出现之后能够领先别人4~12个月已经非常先进。如何在这么短时间窗口中,把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落地是非常关键的事情。
“在这个过程当中,要充分发挥交叉学科、产教融合的作用,同时需要一支专业的人才团队,不仅需要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高科技成果,也需要职业院校技能人才的配合。” 韩宇星说。
上海交通大学在2021年10月获批了全国首个“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”可信的炒股配资,并提出了“5力”模型的课程体系,培养懂技术、市场、金融、法律法规、综合管理的人才。上海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陈建科也提到:“技术转移、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,我们也希望能与职业教育院校有更多的互动交流。”